支教队与同学们合影 范丙权摄
8月6日,北疆微光支教队成员带领安达社区、三台基社区的40余名学生,在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开展“触摸青铜文明、手绘历史印记”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伊始,学生们进入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学习。讲解员向学生们介绍了展柜中青铜饰牌的寓意,并表示,这些纹饰是游牧民族对草原的呈现。随后,他在朱开沟遗址模型前,结合3500年前北方先民用青铜刀切割烤肉的场景,向学生们解释了“中国北方最早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展厅参观结束后,通过抢答“青铜器有哪些种类”“若设计青铜饰品会刻什么动物”等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随后,学生们围绕青铜器的兵器、生活用品、装饰品、车马具等分类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了游牧民族的基本生活逻辑。最后,北疆微光支教队成员带领学生们在研学教室动手制作了“锡纸浮雕画”。北疆微光支教队队长罗蓉蓉表示,从认知鄂尔多斯青铜器到亲手复刻纹饰,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触摸到了文明的温度。
此次研学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眼观、耳听、脑思、手作的全方位体验,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博大精深,为青少年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认知基础。北疆微光支教队以实际行动,将文化传承的“微光”播撒进年轻一代的心田。
(学生记者:赵振婷、丁心絮 责任编辑:韩栋庭、邱玉婷 审核:王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