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沂河兴澜实践队赴临沂探寻乡村振兴多维路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0

实践队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 崔淼淼摄

实践队前往寇家对河村调研 王瑞聪摄

为鼓励实践队员参与临沂乡村振兴,探寻乡村振兴多维路径,沂河兴澜实践队于83日至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索临沂市在物流产业、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实践。

83日,实践队来到中国临沂小商品城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商户,深入了解了临沂从传统商贸城市向现代化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历程。实践队着重探索新潮流新文化在商城中的发展与变革,聚焦二次元“谷子”产业在商城的发展。

84日,实践队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系统学习了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实践队特别关注了纪念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参观者的沉浸式体验。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党群同心、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引领发展的旗帜,更是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85日,实践队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调研陵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创新做法。实践队员了解到,烈士陵园在沿用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尝试引入更贴近时代的方式,开通了线上祭奠与信息平台,拓展了教育覆盖范围。

86日,实践队深入临沂市罗庄区寇家对河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实践队员了解了该村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实践队员结合前三天的调研成果,就该村如何进一步对接临沂城区辐射效应、发展特色产业等问题提出了方案。

通过本次调研,沂河兴澜实践队形成了对临沂乡村振兴模式的系统认识,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撑、文化引领和城乡协同的多维推进。沂河兴澜实践队提出了“产业对接、文化赋能、人才支撑”的框架,为临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学生记者:刘文卓、王瑞聪 责任编辑:韩栋庭、邱玉婷 审核:王加胜)